• 网站首页
  • 国内
  • 国际
  • 产业
  • 宏观
  • 公司
  • 体育
  • 评论
  • 人物
  • 投资理财
  •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提醒您:防范冒充保险客服的新型金融诈骗

    发布时间: 2025-09-19 11:46首页:主页 > 国内 > 阅读()

    冒充保险公司客服的新型金融诈骗案件时有发生,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官方身份、编造理赔场景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资金。因此,消费者,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。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通过典型案例揭示“贴心客服”变诈骗陷阱骗局,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,远离冒充保险客服的新型金融诈骗。

    案例还原:2023年,王先生(化名)接到“某保险公司客服”电话,称其2020年购买的新冠隔离险可申领补偿金。对方引导王先生点击短信中的“官方理赔链接”,在虚假页面填写银行卡号、密码及短信验证码。1小时后,王先生账户发生5笔境外消费,累计损失12.7万元。后经核实,该保险公司从未开展过此类赔付业务。

    案例分析:诈骗分子常常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诱导消费者:

    一是利用信息盗取+精准撒网诈骗,通过黑客攻击、钓鱼网站等获取保单数据,筛选有退保金/满期金/历史保单的客户重点突破。

    二是利用场景剧本库,疫情补偿诈骗:如新冠险/隔离险专项补贴、系统故障“误扣保费”诱导操作退款、升级服务伪造监管文件要求转移资金、红利返还虚构超额收益诱骗缴纳手续费。

    三是通过技术加持伪装,虚拟运营商办理“95”开头的伪官方号码;克隆保险公司APP界面制作钓鱼网站;使用网络电话模拟全国各分支机构来电。

   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在此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:购买保险需通过保险公司官方通道验证信息真实性,遇可疑电话马上挂断回拨保险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热线(非来电显示诈骗号码),或亲赴持有金融许可证的营业正规网点辨明证伪。坚持四要四不要原则,远离电信诈骗风险:凡要你点击链接领取赔款的都是诈骗;凡要你共享屏幕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;凡要你网贷平台套现缴费的都是诈骗;凡要你提供短信动态码的都是诈骗。

    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    广告
    广告

    网站首页 - 国内 - 国际 - 产业 - 宏观 - 公司 - 体育 - 评论 - 人物 - 投资理财

  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:QQ525766660 官方微信: 服务热线:

   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19 网罗财经报 版权所有